【推薦】小班體育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體育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小班身體動作技能的練習中,跑是練習的`重點,如何在游戲中調動幼兒跑的興趣,幫助幼兒掌握四散跑的技能呢?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開軍艦"活動,以扮演角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發(fā)展幼兒四散跑、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練習在指定范圍內四散跑,并學會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
2、在跑的過程中學會互不碰撞。
3、喜歡并愿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在場地中間用藍色布條圍成"大海",一旁擺放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椅子(代表碼頭)?!盾姼壑埂芬魳反艓?、口哨。
2、經驗準備:事先看過軍艦的圖片、錄像,初步了解關于軍艦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隊列練習
1、原地隊列練習:立正——稍息——看齊。
2、行進間隊列練習:齊步走——跑步走——立定。
二、軍體拳教師:我們大家一起來練軍體拳,看看誰的小手最有勁,誰的小腳最能踢。(帶幼兒做簡單的軍體拳動作,為接下來的游戲熱身。)
三、游戲:開軍艦
1、教師:今天,我們來玩"開軍艦"的游戲。小朋友們都來當艦長,老師當大隊長,請艦長們駕駛著軍艦到大海上,等大隊長吹口哨發(fā)出信號"請把軍艦開回碼頭"的時候,大家就把軍艦開回碼頭,靠岸休息(坐在小椅子上)。當聽到"我們出海去了"的信號時,就把軍艦開到海面上。
2、交待游戲規(guī)則。
(1)只能在規(guī)定范圍內開(四散跑),不能把軍艦駕駛到"大海"外邊。
(2)不能碰到其他軍艦。
(3)只有聽到信號時才能駕駛軍艦"出海""靠岸"。
3、幼兒游戲,教師提醒幼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不要與同伴相互碰撞。
4、為增加幼兒興趣,在游戲過程中穿插向敵人軍艦、飛機開炮動作。
5、簡單小結,表揚能聽信號及時反應的幼兒。
四、播放《軍港之夜》音樂,做放松動作教師:今天,小艦長們趕走了敵人的軍艦、炮擊了敵人的飛機,都很累了,我們休息一下吧。(聽音樂,幼兒坐在小椅子上輕輕地擺動身體,做放松動作。)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鉆的基本動作。
2.初步懂得輪流的含義,學會一個跟一個走,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一塊平整的空地、小火車音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一個跟一個走。
活動難點:學會輪流鉆山洞、不推不擠。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
將幼兒按照紅、黃、藍、綠四種小火車排成四列縱隊,練習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齊。
2.組織幼兒玩游戲:鉆山洞。
(1)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站好,雙手架起當山洞,可請5、6組幼兒站成一排,雙手架起當山洞,其他幼兒用正面鉆的方式鉆過山洞。
(2)增加游戲難度:開火車。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
3.結束。
放松活動:放音樂小火車,跳快樂的火車舞。
活動目標:
1、鞏固學習韻律操,能隨音樂的節(jié)奏正確表演相應的動作。
2、學會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擺放小椅子。
3、在音樂游戲中,注意傾聽音樂,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相距40厘米的平行線2條,兩個大圓圈;
材料準備:
音樂磁帶;幼兒人手一張小椅子;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數高樓教師帶領幼兒站成大圓圈,請4—6位幼兒扮演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引導幼兒隨著音樂開展游戲活動。
二、游戲活動———小熊蓋房子。
教師將幼兒站成兩隊,五人一隊。游戲開始,幼兒站在起跑線后面,教師發(fā)令后,兩隊的前排2名幼兒跨過“小河”,跑到場地的`另一端,搬起椅子沿圓圈擺好,立即返回本隊,拍第二名幼兒的手,然后站到本隊末尾。第二名幼兒立即出發(fā),直至將5張椅子擺成圓圈,就算小熊的房子蓋好了。
三、放松游戲——————誰是小熊
1、幼兒人手一張小椅子站成大圓圈,幼兒站在椅子的后面,教師拿走一張椅子。
2、音樂響起,幼兒面向圓心,邊唱歌邊表演,并隨著音樂圍著大圈跑。音樂停止,幼兒立即找一張小椅子坐下,教師問?“小熊是誰呀?”幼兒指著沒有找到椅子的幼兒說:“小熊就是他”此幼兒站到圓心。
四、游戲結束。
一、活動名稱:紅花獻給好媽媽
二、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
2、發(fā)展幼兒走、跑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能聽信號準確地向指定方向小碎步走、起重走和跑。
三、活動準備:紙花若干,小藍一個;活動前教幼兒熟悉兒歌。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排成一列橫隊,站在場地一邊,每個幼兒手拿一朵化。教師扮媽媽,手提小藍站在場地中央。
(二)基本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大紅化,真美麗,紅花獻給好媽媽?!罢f完兒歌,幼兒小碎步走到媽媽身邊獻花,把花輕輕放進小藍,然后小碎步走回原位站好。最后媽媽舉起小藍說:謝謝孩子們?!庇螒蚪Y束。
〈三〉結束部分:教師講評。收放教具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后和媽媽一起練習紅花獻給好媽媽的游戲。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衛(wèi)生等原因,教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盡情地爬。一次,在進行《秋葉飄》這個主題活動時,我?guī)е⒆觽冊谛淞掷飹淙~。一隊運食的小螞蟻引起了幾個孩子的注意,螞蟻爬到哪兒,孩子們就追隨著爬到哪兒。小班健康學科中對幼兒的爬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而機械的爬顯得枯燥無味,難以引起幼兒的興趣。于是我設臵了一個螞蟻媽媽帶小螞蟻散步、游戲、找糧的情境,讓幼兒臵身于游戲情境之中,在一系列游戲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倒退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欲望,并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嘗試倒退爬,提高動作的靈活性。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螞蟻頭飾,沙包制成的紅、綠小糧袋若干,紅、綠籃子各一個,體操墊,背景音樂。
2、幼兒已儲備了有關螞蟻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目標分析】
1、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嘗試倒退爬,提高動作的靈活性。
(小班體育活動的目的中明確提出:能手膝著地(墊)自然協調地向前爬。而小班年齡段的孩子大多好奇、好動、好模仿。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需求是制定幼兒園體育活動目標的重要依據。)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自覺進行體育活動的動力。)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時間:2分鐘運動量:較大)
(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螞蟻寶寶。)
師:今天天氣真晴朗,寶寶們,讓我們一起活動活動吧?。ㄒ魳菲穑變弘S教師做熱身運動:頭、肩、腰、腿、膝、腳。)
2、練習各種不同方式的爬。(6分鐘)
(1)自由爬(時間:1分鐘運動量:?。?/p>
師:寶寶們,讓我們去散步吧!
(教師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自由爬行,提醒幼兒不要相互碰撞。)
(兒歌:今天天氣真晴朗,小小螞蟻真高興,跟著媽媽去散步。手膝著地慢慢爬,一步一步要爬穩(wěn)哦?。?/p>
(2)有序爬(時間:2分鐘運動量:中)
師:寶寶們,前面有一座小橋,讓我們爬過去吧(鼓勵幼兒一個接著一個有序地爬過體操墊連接而成的小橋。)
(3)尋聲爬。(時間:2分鐘運動量:中)師:讓去找媽媽。(幼兒拉下頭飾蒙住雙眼,傾聽媽媽的呼喚,手膝著地爬著找媽媽。)
3、游戲:巧避大熊。(時間:3分鐘運動量:較大)
(1)嘗試倒退爬
("獅王進行曲"的音樂響起,聲音忽大忽小。)
師:寶寶們快聽,什么聲音?前面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引導幼兒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
(引導幼兒練習向后倒退爬,聽聲音沒有了,讓我們看看大熊走了沒有?引導幼兒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復2~3次。)
(2)鞏固倒退爬師:剛才你是怎么倒退爬的?讓我們再試試吧。
4、游戲:螞蟻背豆。(時間:4分鐘運動量:大)
(1)找"糧食"師:寶寶們,冬天就要到了,讓我們尋找糧食準備過冬吧?。ㄒ龑в變簩ふ覉龅赜蒙嘲瞥傻男〖Z袋。
(2)運"糧食"請幼兒將紅、綠兩色的小糧袋按顏色標記運回相應的糧倉。(師幼共同檢查游戲結果。)師:怎樣爬才能讓糧袋不容易掉下來?(啟發(fā)幼兒爬的時候背部要保持平穩(wěn)。)
(3)搬"大豆"
a、螞蟻媽媽:糧食不夠怎么辦?引導幼兒在場地的中央發(fā)現"大豆"。"大豆"由報紙和泡沫粘貼而成,體積較大。)
b、鼓勵幼兒一起合作把"大豆""嗨喲、嗨喲"抬回家。
c、放松練習,結束活動。(時間:2分鐘運動量:小)
小螞蟻跟著媽媽隨音樂做放松活動。(鼓勵幼兒先自己拍拍手臂、膝蓋,再互相拍拍手臂、膝蓋。)
【活動反思】
1、趣味性。幼兒喜歡小螞蟻,扮演聰明可愛的小螞蟻會讓他們覺得很有趣。過"小橋"、"尋聲爬"、"巧避大熊"等,整個活動以游戲的方式貫穿始終,孩子們和"媽媽"(教師)一起游戲玩耍。自然輕松而富有親情的游戲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集體活動的無窮樂趣。
2、層次性。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自由爬→一個接著一個爬→嘗試倒退爬→背著物體爬等一系列游戲活動,不斷提高練習的要求,逐步發(fā)展孩子們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綜合性。由于"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各領域的目標實質上是統一的,差別僅僅是側重點不同,因此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融合又是最可行的。基于這樣的觀念,活動設計時我有機地整合了科學、社會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力求做到教育的各要素間的多樣化,注意多層次的整合。
活動目標
1.練習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種動作,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具有初步的大膽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2.觀賞我國體操運動員進行體操比賽的錄像。
3.錄音機1架,藝術體操音樂若干段。
4.高度、寬度、坡度要求不一樣的平衡木三條,與平衡活動相配套的.各種活動器具,如傘、帽子、沙包、球、娃娃、積木等若干。
活動過程在場地上出示高度(10-30厘米)寬度(15-20厘米)坡度不一(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平衡木,請幼兒扮體操運動員,聽音樂,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 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平舉、抱頭、曲臂等,教師一旁觀察,哪些幼兒已完全自如地進行活動了,哪些幼兒雖能獨立活動但動作還很笨拙,哪些幼兒還不能獨立地進行活動,在此基礎上,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在每次活動時,除了靈活的隨機指導外,還必須要有重點指導內容和計劃。如第一次是重點指導那些沒有勇氣登高的幼兒;第二次是指導那些大膽選擇在窄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三次是指導那些不敢在有坡度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四次是指導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斷變化創(chuàng)新動作的幼兒等,除了器具選擇的重點指導外,還要有落實到那些幼兒身上的具體指導方法的考慮。
隨著活動的開展。視幼兒的能力發(fā)展,要逐漸增加活動的難度,可從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勵幼兒根據器具等特點創(chuàng)造各種動作;頭頂沙袋走、抱球走、撐傘走等,還可以編成游戲讓幼兒玩。如"送娃娃過小河"(抱娃娃走過平衡木)、"運西瓜"(幼兒依序站在平衡木上傳吹塑球)等。再過渡到在間隔物體上走,如走木梯,走樹樁,在平衡木上放一塊泡沫塑料積木跨過去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