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和烏鴉》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狐貍和烏鴉》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學內(nèi)容
《狐貍和烏鴉》是小學語文三冊第三組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這是一個老故事,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貍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shù)牡览?。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在學生已嘗試通過神態(tài)、語言、動作去體味故事的寓意,從中悟出道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
(二)教學對象
二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容易受他人情緒的感染、注意力不大集中、喜歡做游戲。老師就要通過一系列的直觀教學先入為主,讓學生感知課文;通過各種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受到情緒感染;通過表演做游戲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讓學生興奮起來,遷移到創(chuàng)新學習中。這種學習方式與本課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適應(yīng)的、相匹配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確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去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shù)牡览怼?/p>
2、指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描寫狐貍和烏鴉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來揭示寓意的方法。
3、在理解寓言的基礎(chǔ)上,能對寓言或寓言中感興趣的人物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于與人交流。
三個教學目標既突出語感訓練,也兼顧情意因素,還重視學法的滲透,體現(xiàn)教為學服務(wù)的宗旨。其中課文四至七段講狐貍騙取烏鴉叼著的那片肉的經(jīng)過,是重點。理解狡猾的狐貍為得到烏鴉叼著的肉,連施三計是課文的難點。抓住描寫狐貍和烏鴉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詞,加深對語言文字內(nèi)涵的理解,從而領(lǐng)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難點的關(guān)鍵。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要十分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閱讀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是:以讀為本,讀的訓練過程應(yīng)該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本課的教學我以讀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以我校每節(jié)課35分鐘進行分配。具體的教學思路如下:
一、講故事引入,揭示課題。(4分鐘)
一上課,就告訴學生:“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比缓笤佥o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調(diào)朗讀課文,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設(shè)計的根據(jù)在于,有實驗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知識,能記憶25%,視聽結(jié)合接受知識,能記憶65%。
聽完故事后,問學生你聽懂了些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從學生的回答中得到反饋信息,讓學生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這體現(xiàn)了教為學服務(wù)的宗旨,有必要的話老師還可以及時對已定的教學教程進行適當調(diào)整。
二、自讀感知,把寓言讀通順。(5分鐘)
讀通課文是深入學習的基礎(chǔ)。根據(jù)低年級學生開始認識自然段,以及識字量小,讀書時常有加字、減字的現(xiàn)象,我就提出三個預(yù)習要求:
1、標出自然段番號。
2、用“--”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讀課文,不加字、不減字。
然后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和集體誦讀、點名讀的方法來檢查預(yù)習效果,同時對生字、和普通話的音出入較大的字進行正音。
三、導讀理解。(12分鐘)
本環(huán)節(jié),我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guān)鍵,安排了三個訓練組塊進行導讀指導,體現(xiàn)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育思想。
具體地說,就是以狐貍說的三次話為線索,抓住描寫狐貍和烏鴉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去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shù)牡览怼?/p>
先是初讀,讓學生把狐貍說的三次話找出來,指名請一個學生當“狐貍”讀給大家聽。
“您好,親愛的烏鴉!”
“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
“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唱幾句吧!”
然后問大家:狐貍這樣說(僅僅用這種平淡的語調(diào)),能得到烏鴉口中的肉嗎?從而自然引入第二個導讀層次--精讀。
這個層次又以狐貍說的三次話,各設(shè)計了三個訓練組塊:
一是讀--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狐貍的話,這樣才能讀出味來;
二是想--透過烏鴉的動作想他的內(nèi)心活動,這樣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訓練組塊(一):第一句
1、讀--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話前面的提示語和上下文來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
為此我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
(1)應(yīng)該怎么讀狐貍的話,找出書上的提示。(學生勾出來:想了想、笑著。)
(2)狐貍想了想,究竟想了些什么?又為什么要笑著說?
學生可能會說想烏鴉嘴里的肉。老師馬上問你怎么知道?(聯(lián)系上文:他抬起頭一看,烏鴉嘴里叼著一塊肉,饞得直流口水。把“饞得直流口水”的味道讀出來。)
學生可能還會說這是狐貍為了騙得烏鴉嘴里的肉在想的鬼主意。之所以要笑,是對別人有所求。自己開口向烏鴉問好,按照禮節(jié)習慣,烏鴉一定也會問好的。只要烏鴉一開口,它嘴里的肉就會掉下來。狐貍多狡猾呀!(要注意,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
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讀出尊敬、問候的語氣。
2、想--烏鴉有什么反應(yīng)?為什么不做聲,他可能怎么想?
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在理解了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的想象。
烏鴉第一次聽了狐貍的話,心想狐貍今天怎么向我問起好來,它不會懷好意的,我得小心,于是烏鴉不理狐貍,也不做聲。
訓練組塊(二):第二句
1、讀--讓學生自己先小聲讀讀,看看怎么讀效果比較好,
通過學生反復(fù)的讀和比較,體會到要讀出親切、關(guān)愛的語氣,讀音應(yīng)略高于第一次。
2、想--烏鴉有什么反應(yīng)?你怎么看出有點動心了?
提醒學生抓烏鴉的動作他“看了狐貍一眼,還是不做聲”來進行合理想象。
它想狐貍問候我的孩子,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所以烏鴉心一動,但是馬上又想到我不能回答它,我嘴里還叼著肉呢,于是烏鴉只是看了它一眼,還是不做聲。
訓練組塊(三):第三句
1、讀--仍然讓學生自己先小聲讀讀,看看怎么讀效果比較好,
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烏鴉和麻雀的幻燈片,仔細比較烏鴉的羽毛真的漂亮嗎?學生通過比較知道麻雀的羽毛很一般,不好看,而烏鴉的羽毛還趕不上麻雀。
然后播放烏鴉的叫聲來聽聽它的聲音是否好聽。
這兩句寫狐貍奉承烏鴉的羽毛和嗓子好聽,目的還是想騙烏鴉開口,好得到烏鴉口里的那片肉。
想--烏鴉有什么反應(yīng)?
學生通過烏鴉“哇……”這個象聲詞進行分析,知道烏鴉聽了狐貍說它羽毛漂亮,嗓子好聽時,一下子得意忘形了,上了狐貍的當,這是烏鴉愛聽奉承話的結(jié)果。
四、回到整體,體會內(nèi)心活動,悟道理。(8分鐘)
1讓學生把4--7自然段連起來朗讀,達到整體較深入地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這是因為閱讀教學要體現(xiàn)“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
老師這個時候可以裝扮成烏鴉,學生裝扮成狐貍,可以先進行集體讀、如果讀不好,就個人讀,總之要說得讓人動心,老師扮演的“烏鴉”才吐肉。
2在理解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基礎(chǔ)上悟出道理或者談?wù)剬υ⒀灾腥宋锏目捶ā?/p>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2年級學生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我先拿3分鐘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默讀全文,也可以多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邊讀邊想:學習了這個寓言,你有什么收獲或者想法,讀完后在五人小組進行討論。
(組長收集一下認為有價值的發(fā)言,各組派一個代表來發(fā)言。)
(學生可以得出一個道理:愛聽奉承話是得不到好結(jié)果的。也可以談?wù)剬貘f和狐貍的看法。對學生回答中出現(xiàn)的獨到的見解,教師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多鼓勵他。)
五、表演遷移,創(chuàng)新學習-6分鐘
結(jié)束方式采用表演遷移,即讓學生帶頭飾表演,可以做一些動作、表情。讓學生自己找合作伙伴,準備兩分鐘。
提醒扮演烏鴉的同學:“狐貍?cè)绻麤]打動你的心,你可千萬別吐肉喲!”
提醒扮演狐貍的同學:“你要開動腦子,想辦法,可以加一些動作、表情等等,一定要把肉搞到手!”
表演之后,大家可以評評演員的表演,引導學生說出好在那里,不好的地方可以怎么改。
這個環(huán)節(jié)把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在意猶未盡中下課。
這個設(shè)計的主要是考慮到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決定采用趣味性較強、操作簡單又能激發(fā)情趣的方式。同時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了“自主性”,即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我校正在開展的“三創(chuàng)”實驗進行設(shè)計的。目的在于:
1考察學生對課文理解了多少。
2給他們提供一個創(chuàng)新的機會,展示他們的理解力、想象力、表演才能及協(xié)作能力。
(五)教學媒體
鵬博士多媒體課件(引入)、小黑板(預(yù)習要求)、生字卡片、烏鴉和麻雀的幻燈片、錄音機及錄音帶(烏鴉的叫聲)、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六)板書設(shè)計。
用簡筆畫畫上一棵樹、烏鴉、狐貍,用紅色吹塑紙剪一塊肉,便于移動。
這種設(shè)計是考慮到二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少,感性知識貧乏,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所以,盡量多地采用直觀手段。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