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xù)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碧岢鲆蓡?,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jié)續(xù)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
學生自由續(xù)寫。
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二、小結(jié)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jié)合,嘗試著理解。
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
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chǔ)上小結(jié),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yīng)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jié),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三、小結(jié)
作業(yè):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小學語文教案 篇2[教材概況]
本篇課文是義務(wù)教育小學語文第四冊第28課,是一篇經(jīng)典的老課文,文中通過介紹小作者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節(jié)目,贊揚了訓獸人員對動物訓練有方。文中寫了六個馬戲節(jié)目,其中前三個寫得詳細,動詞和形容詞運用巧妙,適合指導學生積累和運用。后三個寫得較簡單,適合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說話和想象能力訓練。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通課文,研讀課文一、二兩節(jié)。
第二課時:鞏固生字新詞,研讀課文三、四兩節(jié)。
第三課時:研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完成相應(yīng)練習。
[設(shè)計意圖]
1、重視學生研讀:給每位學生充分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人人都能讀上幾遍書,有時間想想自己都讀懂了什么,在讀中通過討論和交流有所感悟。
2、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基本功訓練:教師講解不面面俱到,抓住第二節(jié)中的重點動詞,再反復又富有變化的讀中,逐層了解。
3、重視語言的積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本課第二小節(jié)“猴子爬竿”這個節(jié)目描寫非常精彩,讓學生復述這一節(jié),既是一種語言的積累,恰當?shù)剡\用了許多動詞,通過讓學生復述這一節(jié),既是一種語言的積累,又是一種創(chuàng)新說話訓練。
[教學目標]
1、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精彩、馬戲、猴子、爬竿、圓溜溜、好奇、觀眾、頑皮”等詞語意思。
2、能讀通課文,知道課文寫了那幾個馬戲節(jié)目。
3、能正確朗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初步懂得這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并能從讀中體會出馬戲節(jié)目的精彩。
[教學重點]
1、學會字詞
2、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從朗讀中體會出馬戲節(jié)目的精彩。
[教學用具]
1、用AUTHORWARE制作的課件。
2、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_________的馬戲”進行句式訓練,讓學生把說過的詞語寫到黑板上。
2、揭示課題
①找一找這些詞語中哪個最好,說說為什么?(精彩)
②板書“精彩的馬戲”,朗讀揭題
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去看一場精彩的馬戲。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準每一個生字和新詞的音。
2、首讀課文,讀準生字和新詞的音,把你認為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3、反饋檢查:
①抽生讀,重點正音:“倒豎蜻蜓、蹺蹺板、插著”。
②請小老師帶讀。
③去掉詞語上面的小帽子,同桌互讀。
④請會讀的同學自告奮勇站起來讀。
三、再次朗讀讀通課文
1、再讀課文,要求把文中的馬戲節(jié)目名稱用“——————”標出。
2、選節(jié)朗讀
①你最喜歡這三個馬戲節(jié)目中的哪一個呢?就請你選擇這個馬戲節(jié)目所在的一小節(jié)讀讀。
②抽讀中重點指導長句停頓:
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著觀眾。
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腳/都踩在圓板上。
四、選取例段重點指導
1、課件演示,教師范讀第一節(jié)。
2、看后交流:
看了表演,你覺得爬竿的這只小猴子給你總的印象是怎樣的?
3、研讀關(guān)鍵句(二、三句)
①自由讀,思考:哪幾句話寫出了猴子的頑皮,用“()”括出。
②齊讀,思考:那幾個詞能夠看出猴子的頑皮?用“ ……此處隱藏5761個字……>
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關(guān)香港回歸的大量報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曾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及1997年新華社社級好稿。
3. 題目解說
“別了,‘不列顛尼亞’”表面的意思是告別了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實際的意思是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結(jié)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中。
結(jié)構(gòu)分析:
這篇特寫性消息按導語和主體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的`游輪離開香港。
第二部分(2至結(jié)束段)集中描寫英國撤離香港那天的四個場景及有關(guān)背景資料。
結(jié)構(gòu)圖表如下:
寫法分析:
這篇別具特色的報道體現(xiàn)出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有關(guān)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可以說英方撤離報道的難度最大,既不能只寫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情況;既不能對英方諷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統(tǒng)治結(jié)束的象征意義。這篇文章語言莊重,卻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義,非常耐人尋味。如在寫到英方在告別儀式上降下英國國旗時說:“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lǐng)士兵占領(lǐng)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逼綄嵉恼Z言,鮮明的對比,飽含了對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結(jié)束后的欣喜之情。
難點分析:
特寫性消息的特點:
課文是一篇特寫。特寫性消息,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xiàn)場,采寫制作的一種新聞價值高、現(xiàn)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體。特寫性消息側(cè)重于“再現(xiàn)”,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fā)生現(xiàn)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本文中,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作者集中描寫了英國撤離香港那一天的幾個具有典型性的場景,把生動的現(xiàn)場氣氛傳達給讀者。
小學語文教案 篇8教材簡說:
互相幫助,不應(yīng)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學習目標:
1、 認識“術(shù)、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shù)”等10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導入
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 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2)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shù)、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3)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 借鉛筆 趴在 削鉛筆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愛 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1)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2)指導讀對話部分,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A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B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她已經(jīng)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這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C。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林園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D。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學生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jù)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 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思考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學生理解林園園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yīng)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 從林園園的神情聯(lián)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guān)鍵筆畫。
2、教師范寫(請學生幫老師找不足),同學臨寫,組內(nèi)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教學反思: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