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1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制作蝴蝶,感知春天大自然的美麗。
2、學會剪簡單的對稱紋樣,并用線描畫對稱裝飾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共同完成“百蝶圖”。
活動準備:
1、課件。
2、“百蝶圖”背景、訂書機或者透明膠。
3、人手一份制作工具(剪刀、紋樣紙、油線筆、小簍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孩子們,春天到了,外面的景色變得非常美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伴隨音樂做動作進教室到座位)
二、看課件
1、師:孩子們,看我們來到了哪里?(草地上)看到了什么?(花兒開了)美不美啊?
我們一起來學學鮮花開放的樣子。
學得真好!這么多美麗的花,會把誰給引來呢?(原來是蝴蝶也飛來了)這些蝴蝶都有什么?(翅膀和觸角)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
小朋友一起來學蝴蝶飛一飛。
2、用探照燈師:我們來看這只蝴蝶,它是什么樣的'?翅膀上的紋樣是什么樣的?(對稱的)
三、示范
1、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剪一只美麗的蝴蝶和它做朋友呢?
(看課件步驟邊念自編兒歌)小小紙兒擺擺正,沿著虛線折一折,線兒折在紙外面,剪刀繞著線兒走,剪啊剪啊剪啊剪,一只蝴蝶飛來了。
2、蝴蝶身上還沒有花紋,不夠漂亮,我們還要給它打扮打扮.你想用什么圖形來打扮蝴蝶呢?
(在白板上進行示范,并提醒幼兒在另一片翅膀上要畫上對稱的圖形)請小朋友來嘗試.
四、幼兒制作蝴蝶、教師提醒并指導。
五、將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到背景圖上,制作成“百蝶圖”。
六、評價幼兒作品。
這幅“百蝶圖”美不美啊?你認為哪只蝴蝶最漂亮?為什么?我們帶著蝴蝶一起回到教室,一起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吧!
(跟隨蝴蝶找花的音樂飛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2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體驗敲印圖案帶來的快樂。
2、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準備:
1、三個大淺盤,每個盤中分別盛有紅、黃、藍三種顏料;彩筆若干。
2、濕毛巾若干塊;一張大白紙,一張小白紙。
過程:
1、觀察與嘗試
教師介紹用手敲印的方法:教師在小白紙上向幼兒分別示范,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時,如何蘸顏料、敲印及擦手的方法。
幼兒邊觀察邊分辨教師是用手的什么部位或什么動作進行敲印,如手掌、手指、拳頭等部位。
教師與幼兒共同敲印出“螃蟹”(兩只手掌并列,掌心向下平放,兩拇指根并攏)、“腳丫”(手握拳側(cè)面敲印,并用指肚敲印腳趾)等圖案;讓幼兒體驗,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產(chǎn)生出生動形象的愉快心情。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用什么辦法敲印?
2、操作
(l)教師請幼兒在大紙上共同嘗試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出螃蟹等圖案。教師提醒幼兒蘸顏料要適量,變換顏色前應(yīng)先擦凈手。
(2)教師啟發(fā)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并觀察自己敲印出的圖案像什么?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在敲印圖案上添畫。教師應(yīng)參與幼兒的操作,與幼兒一起在大紙上敲印。
3、觀賞作品
教師請幼兒分別介紹自己敲印的圖案,并將大紙貼在墻上。
建議:
1、可將顏料浸在海綿上,然后放入淺盤中,以避免顏料灑出或幼兒蘸顏料過多影響敲印效果。
2、此活動適合小組進行,人數(shù)以4-8人為宜。
活動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lǐng)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3活動目標:
1、欣賞布老虎造型、色彩、圖案之美,感受中國民間玩具藝術(shù)的魅力。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嘗試參與創(chuàng)作,感受樂趣。
活動準備:
布老虎實物若干 PPT 幼兒操作材料:布小魚 布蝴蝶 拼貼圖形 花片 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神秘禮物”,讓幼兒猜猜,并打開看看,說說。
2、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會有什么用處?
介紹與小結(jié):布老虎是中國特有的,是古時候小朋友的玩具。在古時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護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觀看PPT和實物,交流、討論、欣賞布老虎夸張的造型、色彩與圖案。
1、PPT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
師:老師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什么顏色的布老虎?
(1)提問: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顏色的秘密?——什么顏色最多?——還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你覺得怎樣?
(2)小結(jié):布老虎身上紅色、黃色最多,顏色是一塊一塊的,而且很鮮艷。
2、PPT從造型角度欣賞布老虎
小朋友真厲害,發(fā)現(xiàn)了布老虎獨特的秘密,那布老虎頭上會有什么秘密呢?
(1)布老虎圖片和老虎圖片對比觀察
(2)提問:布老虎和老虎的頭一樣嗎哪里不一樣?——眼睛怎樣?——嘴巴怎樣?
(3)小結(jié):布老虎的頭上,眼睛特別大,嘴巴特別大,特別的夸張。
(4)提問:你覺得這樣的布老虎怎樣?
(5)一起學學可愛、神氣、生氣勃勃、威武勇猛的布老虎(2只老虎音樂2遍)
3、PPT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
(1)提問:布老虎頭上兩邊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結(jié):有圖形、花草、動物等,頭頂上有一個“王”字,(山中之王,林中之王)
(操作PPT)如果從頭上中間分開,“王”字一半在左邊,一半在右邊,圖案這邊一個或半個,那邊一個或半個,兩邊是相同的,說明什么?說明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
……此處隱藏8947個字……向揉搓,使畫面出現(xiàn)橫條、豎條、不規(guī)則線條等紋理。(3)著色,將筆紋理方向著色,使紙的地方有顏色,凹處留白,出現(xiàn)斑駁現(xiàn)象,顏色上得略微重一點。以免墨汁覆蓋。(4)染墨,等顏色稍干,在紙的背后染墨,墨色根據(jù)需要可濃、可淡。(5)裱畫,等到畫面都干了以后,進行裝裱,使畫面平整、服帖。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14活動的產(chǎn)生:
結(jié)合主題活動《我喜歡……》,孩子們從喜歡自己,喜歡他人、同伴,喜歡周圍的人、事、物,自然地進入了談?wù)撓矚g家的理由之中,孩子們會說自己家里有些什么,家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于是我設(shè)計了教學活動《我愛我家》。
活動目標:
嘗試用線條、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xiàn)物品的基本特征。
了解家里的人、事、物,感受家的`溫馨、家的美。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房子圖樣的紙、水彩筆
欣賞作品: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我愛我家
說說自己喜歡家的理由。你的家里有些什么?
二、 欣賞與討論
1、這是誰的家?家是怎樣的?(這是小雞的家,地板是平平的……)
2、這是誰的家?家里有什么?你們的家里有些什么?
三、 幼兒創(chuàng)作
這是你們的家,把你們的家也畫下來。
四、 指導重點
家是什么?(床、電燈、洗衣機……)
五、 引導評價
家是……,有了它會……(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家)
反思:
活動中,把握教師提問的開放性和針對性。如:在欣賞作品中,教師問幼兒這是誰的家,讓孩子自由地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幼兒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思路和獨特表現(xiàn),能對其他孩子的創(chuàng)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個對全班幼兒的提示會緊緊抓住所有幼兒的心,我想如果我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后,幼兒再想學習、創(chuàng)造,超越的契機就錯過了其意義也變的很小,這也是我在學習二期課改中認識到的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把從教師原來的傳授者、評價者,到現(xiàn)在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15設(shè)計意圖:
在美術(shù)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總是能很快地掌握與詩歌相結(jié)合的繪畫作品,并且記憶深刻。這讓我萌發(fā)了采用兒歌、繪畫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詩畫教學,實現(xiàn)語言和美術(shù)的情意互通的想法,美術(shù)活動“小花貓”由此應(yīng)運而生。它將繪畫步驟分解成一句句兒歌,并填入幼兒耳熟能詳?shù)膭赢嬈稒C器貓》的音樂旋律中,讓幼兒在說說、唱唱、畫畫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繪畫技能。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小花貓,掌握兒歌內(nèi)容。
2、通過詩畫教學的方式掌握繪畫步驟,并能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造)
3、在邊唱邊畫的過程中體驗詩畫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貓咪”繪畫步驟圖,“小花貓”字卡一張。
2、畫筆、彩色畫紙若干,《小花貓》MP3音樂一段,紅五角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發(fā)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支神奇的小畫筆,它的本領(lǐng)可大了,能變出小朋友喜歡的東西,看仔細了!(教師邊念兒歌邊繪畫)
2、師:你們瞧,小畫筆變出了什么?(小花貓)是不是很神奇啊?想不想再來看老師變一變?這一次,老師請小朋友用眼睛仔細看,用耳朵仔細聽,老師在畫小花貓的時候,唱了什么又畫了什么,好嗎?(教師將兒歌填入動畫片《機器貓》的音樂旋律中,邊唱邊畫)
(評析:活動一開始,教師手持畫筆,以變魔術(shù)的方式畫出小花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邊唱邊將小花貓的形象一筆一畫勾勒出來,讓幼兒驚嘆不已,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二、理解兒歌內(nèi)容,初步掌握繪畫步驟
1、師: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兒回答)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分析每句兒歌的內(nèi)容,以及與小花貓對應(yīng)的部位,并將相應(yīng)的步驟圖按次序排列。師生通過徒手練習、集體學唱歌曲等多種方法掌握繪畫步驟。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為活動重點部分,旨在讓幼兒掌握兒歌的大概內(nèi)容,分析得出繪畫的步驟,為下一步的繪畫打下基礎(chǔ)。)
三、幼兒練習,嘗試按照兒歌內(nèi)容繪畫
1、交代繪畫要求,鼓勵幼兒在模仿老師的基礎(chǔ)上進行添畫,如添畫身體及背景物品等。
2、幼兒繪畫,教師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并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繪畫過程中播放《小花貓》mp3音樂,渲染氣氛。
3、作品展示:將幼兒的繪畫作品放置于作品欄中。
(評析:在幼兒充分掌握繪畫步驟后,教師給幼兒提供練習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并鼓勵幼兒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在老師的提醒和協(xié)助下,幼兒畫出了形態(tài)各異的小花貓,還有不少作品呈現(xiàn)了貓吃魚和捉老鼠的場景,頗有創(chuàng)意。)
四、講評活動
1、師:你喜歡哪只小花貓?為什么?對于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教師及時肯定。
2、師:請你為喜歡的小花貓帶上五角星吧!(幼兒將手持的紅五角星自主粘貼到自己喜愛的作品上)。
(評析:評價部分,教師讓幼兒成為評價的.主人,從造型、創(chuàng)意等方面對他人的作品進行個性化評價,幼兒暢所欲言,活動效果顯著。)
五、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用神奇的小畫筆變出了小花貓,回家后請小朋友們再想想,好聽的兒歌還能變出什么,好嗎?
(評析:活動最后,教師請幼兒作進一步思考,為幼兒利用兒歌創(chuàng)編其他作品埋下伏筆,既是活動的終點,又是再一次創(chuàng)造的起點。)
活動延伸:
1、體驗快樂:我與小貓做游戲。
2、嘗試用詩畫結(jié)合的方法畫出其他一些圖案(如獅子、西瓜等)。
活動建議:
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理解兒歌和畫面的關(guān)系,在繪畫過程中幼兒能邊念兒歌邊繪畫。
附:
1、自編兒歌
小花貓
一個圓圓的盤子上,(腦袋)
放著一塊小蛋糕,(鼻子)
還有兩粒巧克力豆,(眼睛)
它的味道真正好,(嘴巴)
忽然聽見一聲喵,(耳朵)
根根胡須往上翹,(胡須)
猜猜它是動物中的哪一位?
它呀就是會捉老鼠的小花貓。
2、繪畫步驟圖:略
中班美術(shù)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術(shù)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標:
1、在觀察西瓜特征的基礎(chǔ)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嘗試用彩泥制作西瓜。
準備:西瓜、彩泥等
過程:
1、幼兒觀察并談?wù)勎鞴系睦锿馓卣鳌?/p>
2、幼兒吃吃西瓜,嘗嘗西瓜的味道。
3、談?wù)摮晕鞴系暮锰帲耗軒椭覀兎朗罱饪省?/p>
4、制作西瓜:
用紅色彩泥做瓜瓤,綠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線玩切西瓜的游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