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桂林山水 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 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一、教學目標:
1、了解景物特點,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像,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通過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3、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和對優(yōu)美語言的感受能力。
4、學習文章的結(jié)構(gòu)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設想:
1、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的習慣。
2、采用多媒體的課件,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一種真切的感受,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掌握文章的重點、難點。
四、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桂林山水、泰山、香山、西湖、大海的圖片、錄像帶、錄音機、磁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們的祖國輻員遼闊,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麗秀美的江河湖泊,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還有聞名于世的桂林山水。今天,我們師生共同領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下面請同學欣賞桂林山水的錄像,這就是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看到這旖旎的風光,美麗的景色,我們不禁為之陶醉。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桂林的山水嗎?請打開課本,邊看插圖邊聽錄音《桂林山水》,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默讀課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文中的佳詞妙句及優(yōu)美的語段。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你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4、反復朗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在自學中所得或疑難問題。
5、同學們互讀,檢查朗讀課文是否準確,讀準啊的不同讀音
三、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并說出理由
2、讓學生欣賞課件:波濤洶涌的大海,風光綺麗的西湖與漓江的水進行對比,顯示出漓江水奇特美(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兩個詞)。
3、看了以上的畫面,你知道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明確:漓江的水真靜啊,漓
江的水真清啊,漓
江的水真綠??!
4、試著背誦
本段,閉上眼睛插上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xiàn)漓江水的樣子。
明確:漓
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只有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的水紋,才讓你感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5、漓
江的水為什么會給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明確:那鮮明的對比,一氣呵成的排比,生動形象的比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突出了漓
江水的靜態(tài)美。
四、引導自學,自由表演
大家還喜歡哪一段?說說看
1、觀賞課件:把泰山、香山、桂林的山進行對比,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2、從以上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總結(jié)出桂林山特點嗎?
3、請同學們結(jié)合插圖美讀課文,在圖中找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竹筍、像屏障
4、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在漓
江邊上還會矗
立著什么樣的山峰呢?邊讀課文邊在頭腦中想像桂林山的形狀,然后把你想到的畫面,用你手中的彩筆勾勒出來,比一比,看誰
是我們班的小畫家?
5、再讀課文,總結(jié)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明確:奇、秀、險。
6、你喜歡它的哪一個特點?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7、大家知道了桂林山的特點,再讓我們領略一下廬山的真面目吧!播放廬山的畫面。誰
能記起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師生共同觀賞畫面,共同記幾遍,再用自由記憶的方式把它背下來,默寫在你的積累本上。
五、總結(jié)全文,抒發(fā)感情
1、看著這樣的山水,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請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
明確:我看著這樣的美景,像是走進了邊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教師總結(jié):它寫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了樂趣,充滿詩情畫意。并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2、學習了本文,請大家分析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全文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怎樣的?
3、大家游覽了這么長時間,我們中間好像缺少一位導游,今天我們學習了本文,有誰
能擔此重任呢?
在碧波蕩漾的漓江邊上,有許多木筏小舟在等著我們呢,讓我們著水舟,輕輕地劃動著雙槳,在漓江中暢游,同時播放著《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曲,小導游在聲像的配合下,為我們介紹桂林山水
六、板書設計:桂林山水
奇秀險
桂林山水
甲天下
靜清
綠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教學模式:
質(zhì)疑問難,主動求解
圍繞課題 初悟課文 扣重難點 總結(jié)質(zhì)疑
產(chǎn)生疑惑 解決初疑 質(zhì)疑釋難 拓寬思維
引疑 疏導 點撥
教學目標:
1、 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 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 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要點:
1、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 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
一、 欣賞錄象,導入新課。
1、 同學們?nèi)ミ^桂林嗎?想 ……此處隱藏908個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漪麗風光,這些語文文字課后我們要加以背誦和積累。
5、板書在電腦軟件中。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一、設計理念
積累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有較豐
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進行字、詞等知識的積累就是集米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可能有文章之炊。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在讀萬卷書的時候可以積累許多精詞妙句,積累許多體式、結(jié)構(gòu)、佳篇,似蜜蜂采蜜,廣收博取。人們認為: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要經(jīng)過一個死去活來的過程。其實死去的過程就是大量記憶、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借詞、借句,還能借氣、借勢,最終翻出新意。日常的積累越豐富,我們就越能汲取知識的養(yǎng)料,在運用中便會心有靈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就是死去活來之活來創(chuàng)新過程。因此,作為教師,應清楚地認識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關(guān)系,大膽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積累。但是單單依靠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積累是很有限的,授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新標準也同樣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方法的積累: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等。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教師教給學生更多的還應該是進行積累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多種學習語文、積累語文知識的方法,在有教師時會學得更好,無教師的時候同樣學得輕松。
二、設計思路
《桂林山水》位于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十冊,它文
質(zhì)兼美,在譴辭造句上也富有特色,尤其適合學生進行朗讀、背誦,進行知識、方法的積累。本文是精讀文章,但通俗易懂,我用兩個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以學習課文,進行積累為主。
第二教時:以理解寫作方法,進行練筆為主。
1、教學重難點的確立和突破
因本文適合進行積累,而且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也是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積累,所以本文的學習重點定位在學習列提綱背誦的方法和運用已學的方法進行積累。
在第一教時中,穿插了富陽市小學鄉(xiāng)土教材第十二冊課文《中沙落雁》的了解學習,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在課外讀懂它并不難,但要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讀懂它顯然是有困難的,尤其是一部分語文學習能力并不強的學生遇到的阻力更大。因此我采用文下標注釋幫助學生達到讀懂、理解文章的目的,在發(fā)給學生的學習材料下提供生字注音、難懂詞語的注解等,不僅使學生更輕松、更迅速地進行了了解、積累,更讓學生學習、積累一個新的閱讀方法:運用文下注解來幫助自己閱讀。
2、教學方法的選擇
新標準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語文素養(yǎng)。在發(fā)
展學生語言的過程中,要努力培養(yǎng)自能讀書、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未來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大膽地把文章放給學生,采用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首先學生自主初讀文章,要求學會生字、詞語,讀通課文,不能獨立解決的寫到黑板上,反饋時共同討論解決,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過好這一關(guān),為學習課文內(nèi)容打好基礎。接著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地深入學習文章,教師提供學習小目標,是為學生在選擇學習方法、時間的調(diào)控等方面充分自主的基礎上,提供了學習導向,保證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提高學習效率。接著是穿插學習課外選段《中沙落雁》,在介紹新的閱讀的方法后,給予充分的時間空間學習,既積累了知識和方法,有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最后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喜好自行選擇練習。
縱觀整堂課,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在大量積累知識、積累方法,尤其是比較明確地進行了方法的積累:已學背誦方法的交流;新的背誦方法的學習;通過理解感悟來提高朗讀效果的方法的了解;運用文下注解來進行閱讀理解的方法的初步感知等等,在學生大量進行詞、句、篇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更提供了他們課外進行廣收博取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 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桂林,山水秀麗,是祖國錦繡山河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年都有眾多的游人慕名而來,領略其旖旎風光。去過桂林的人都會用一句話贊嘆,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
揭題:桂林山水
進入情境
理解甲字
自由讀題
記住你是怎樣讀的
激發(fā)興趣和學習欲望
為下面了解學習方法作好鋪墊
初讀
課文
個別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適當引導、評價
小結(jié)
① 讀準生字讀音,難寫的生字在本子上寫12遍。
② 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③ 大聲地讀通課文。
讀不準的生字和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詞語寫到黑板上
學習結(jié)果交流:
① 一起解決黑板上問題
② 說說你讀懂了那些詞語,掌握了哪些生字
便于在反饋中交流,也使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
再讀
課文
提供學習目標
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介紹背誦新方法列提綱背誦。
小結(jié),過渡
小結(jié)方法:正確地理解文章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情感,產(chǎn)生共鳴。
根據(jù)學習建議自主學習:
注:不懂的用?標出
讀:大聲朗讀課文,爭取有感情
背:選擇文中最欣賞的12個小節(jié)背誦。
說:你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背誦的?
學習結(jié)果交流:
① 說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共同幫助解決。
② 自告奮勇讀你欣賞的小節(jié)。
③ 指名背誦愿意站起來背誦的站起來美美地背你最喜歡的小節(jié)。
④ 說說你用了什么好辦法背誦的?
⑤ 選擇一個小節(jié)根據(jù)課后的提綱進行背誦。
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說說讀了這篇文章后的感受
再自由地讀課題
說說你兩次讀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給予充分的學習時空,訓練學生自主讀書、自主積累
使語言文字的訓練扎實
交流方法、促使積累
積累新方法
以情促領悟
介紹新方法積累新方法
拓展
延伸
提供學習資料
介紹文下注解的用途
小結(jié)方法:結(jié)合生活實際,結(jié)合文下注解來閱讀理解
學習課外選段《中沙落雁》
思考:讀了這段文章,你最想說什么?
討論交流:你還有什么收獲嗎?
知識積累
便于學生形成學習系統(tǒng),也便于知識、方法的積累
小結(jié)
練習
課堂小結(jié) 暢所欲言: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練習:(任選一題完成)
① 用所學的列提綱的方法再背誦一個小節(jié)文章。
② 畫畫桂林山水,貼到學習園地,合作組成桂林百里山水畫。
鞏固方法
加深理解文章內(nèi)容,增添學習興趣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