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轉化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差生轉化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差生轉化工作總結1一個班集體,難免會有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好轉化雙差生的工作顯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我們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
一、確定雙差生名單,尋求致后原因。
早在201*多年以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對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對學生的了解,就沒有學校,就沒有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師。這都說明了教師對學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雙差生的轉化工作,就必須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數,對癥下藥。
二、堅持三心兩信,做到理解尊重。
所謂三心就是愛心、信心、耐心;所謂兩信就是信任、信用。轉化雙差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不同于種植業(yè),也不同于工廠生產產品,不能一蹴即就,企求短期見效。開展這項工作,首先需要教師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戰(zhàn),千萬不可急躁粗暴。在轉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對雙差生做了許多工作,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但轉變卻很慢,收效甚微。這時如果缺乏耐心,就會心煩意亂、焦慮不安、容易泄氣。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作為教師必須要先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要明確:事物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量變是漫長的、曲折的,量變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質的飛躍。雙差生的基礎差、起步小、與優(yōu)生的差距大,哪怕是點滴的成績和進步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都要及時加以肯定。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當學生有所好轉,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都要善于捕捉、善于發(fā)現,讓差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事物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雙差生都是可以轉化的,只要功夫深,鐵捧磨成針,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的話,那么即使是一座冰山,也能融化,何況是學生。所以我們說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三、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是轉化雙差生的三大法寶。
導致雙差生的原因雖然是多種多樣,但主要還是來自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的影響。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想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學校、家庭、社會不僅要各負其責,而且還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四、改革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具體操作如下:①教師備課要想到雙差生。②教師上課要想到雙差生。③布置作業(yè)時,要想到雙差生。④教師輔導要把生雙差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⑤批改作業(yè)時,要想到雙差生,
主要措施:
1、培優(yōu)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yōu)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3、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fā)揮優(yōu)生的優(yōu)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yōu)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chuàng)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班里學困生的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差生轉化工作總結2如果說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那么教師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園丁,班主任則是這園丁中的中堅力量。也有人說,如果青少年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沒有好良好的個性品質及道德素養(yǎng),不僅危害班集體,將來走入社會,將會危害社會。這就是思想品質上的差生,因此,班主任的差生轉化工作工意義十分重大。
然而學生畢竟正值青少年成長時期,可塑性很強,差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做好了,不僅不會危害班級,而且會成為班級活動的主力軍,將來也不會危害社會。班主任對這些差生應擔負起教育轉化工作的重任,深入研究教育理論,并聯系實際不厭其煩,切實做好每一個差生的轉化工作,力求使其揚長避短,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差生轉化工作要理論聯系實際。任何理論如果運用不好,在實踐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滿腹經綸的教師遇到調皮搗蛋的學生,有時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就是說得清也難行得通,對待差生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進行疏導,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導,要成功地轉化差生,也要疏導。一要了解學生差在何處,二要對癥下藥地進行教育。教育要同自我教育相結合。教育可以促進其發(fā)生轉化,要真正轉差為優(yōu),并形成其穩(wěn)固的個性品質,要使其具有自我教育能力。
基于以上認識,在班主任差生轉化工作中,我主要采用下列做法:
第一、深入了解學生,做好差生分類。
我每接一個班級,通過學習成績考核和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摸清每位學生的情況,將班級不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暫時定為需要加強管理和特別關注的“差生”。比如將各科學習成績后十名的學生分為一類,視為學習上需科任老師特別照顧的對象,協(xié)助各科任老師為這些學生補缺補差。將班級中不守紀律、調皮搗蛋者分為一類,視為特別個性者。將身體、心理不夠健全者歸為一類,有針對性地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耐心熱情地關心愛護他們,使其健康成長。
第二、倍加關愛,工作細致。
對待那些單純學習成績差和身體欠佳的學生,我們只能給予慈母般的愛護和關懷,使其增加信心,在愉快中一點一滴地進步成長。有些學生表現很壞,不僅成績差,遲到早退,在課堂上有意制造混亂,擾亂課堂紀律,甚至在課后打架斗毆。有個學生成績還
不錯,一段時間后,發(fā)現他變了,經常與其他學生吵嘴甚至打傷一位同學,成績也直線下降,幾次調解后,我開始更為詳盡的調查,與其家長、室友、同位詳談后,了解到該同學染上肝炎病,為了不使同學發(fā)現其隱情,偷偷摸摸吃藥,個別同學知道他的病情有意疏遠了他,我多次找他談話,勸其請假并替他辦理了休學。中學生正值青春年少,對未來充滿了理想與憧憬,應該是善良、熱情、積極向上的人,行為表現異常,背后肯定有原因,班主任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有些同學不能自我約束,禁不住誘惑,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觸;有些同學溺于網吧,染上不良習氣,班主任應及時發(fā)現問題,監(jiān)督檢查做好思想工作。對問題嚴重的及時報告學校,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班主任之與學生,既是嚴父,又是慈母,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于那些較為懶散、自律性差的同學,應嚴格要求,不能姑息,對于那些由于身體、家庭、社會等外部因素的不良影響而無心學習的,班主任老師應敞開慈母般的愛心,苦口婆心的勸說。班主任對待差生,更多的時候像是朋友。某同學長期背后抽煙,多次提醒他不改,在個別談話時,我把自己吸煙的歷史告訴他,并拿出許多藥瓶給他看 ……此處隱藏15112個字……。教師給予后進生真誠的關愛,能引起他們心靈強烈的共鳴,從而點燃后進生心靈的火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同情心和由衷的關懷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打動他們、感染他們,要用更多的愛去喚起他們學習的欲望,使他們愿學,會學和愛學。但是后進生的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的耐心和愛心,同時也需要教師的信心。二善于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后進生也不例外。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后進生身上表現出來的點滴長處,激勵他們揚長避短,樹立信心。有關資料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學習勝任感和自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成績的反應的影響,兒童受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揚越少,兒童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兒童需要教師不斷的鼓勵,尤其是要善于發(fā)現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和長處,并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在平時上課的時候,我有意識地關注那些后進生,并時不時地給他們投去鼓勵的目光。碰到簡單的問題就向他們提問,并及時給與表揚與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四、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英語是交際工具,是一門實踐技能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反復模仿,訓練運用。大多數后進生學習不主動,怕吃苦。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加深,他們更是害怕。對此,我認為,只有真正的興趣才能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求知欲。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指的正是“興趣”。為了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精心設置每一堂課,盡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比如游戲教學啊,歌曲教學啊,情境教學啊,表演教學啊,等等。給那些后進生充分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盡情地表現。
轉化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從國家未來、民族希望的高度來看待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要更多地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研究他們,給他們更多地幫助和鼓勵,耐心地指導他們。讓愛的陽光溫暖后進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后進生的成長
差生轉化工作總結15我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雖然繁重,但卻很有意義。要管好一個班,既要花大力氣,又要方法靈活。下面談談我對轉化“差生”的做法。
我說的“養(yǎng)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憾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體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為、心理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成績差的學生。做這些“差生”的轉化工作,關鍵是感化,目的是轉化。
一、感化要注意方法。只有在人情人理的中,使學生體驗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賤,才能使其拋棄惡習。
(一)、注意情感交流。
學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純真無邪。老師對他們如何,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反饋過來,不掩飾,不偽裝,好就是好,惡就是惡。班主任的喜怒哀樂可以激發(fā)起他們的愛與憎。愛的回報是學生聽你的,信任你,積極地按你意見辦事,憎的回報則是對立,反抗,惡作劇。
我班有個學生,初一入學第一學期就給我添了不少麻煩。第一周把投影柜的蓋撞了個洞,第二周和校保安打架,第三周有個下午沒上課,去大良買衣服。開學才幾周,已遲到二十多次,天天欠交作業(yè),上課打瞌睡,成績當然只能從尾排上來了。對于這樣的“差生”,我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發(fā)現其優(yōu)點,小心培植,使其被感化。經過三年的教育,這位同學逐漸成為一個主動維護班集體利益,為班積極辦事,好學肯問的好學生,有些科目達到優(yōu)分。
起初,我對這位學生的惡作劇行為進行“冷”處理,課后與他談論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在適當的時候滲透做人的道理。有一次,我和他談話,談到中國足球失利,球員真差勁,怎么也跑不起來,最大原因是懶,訓練不認真。他很認同,并且說他對不起勁辦事表示反感,如果是他去踢,一定比他們好。我說不見得,你也不比他們勤啊。一句話點著他要害處,“我會比他們勤奮”,交談就此結束。第二天,果然不見他遲到了。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時機。這就是在學生躍躍欲試,正待著奮起的時候,你能送去及時的鼓勵,在學生身置迷途,尋路而不可得的時候,你能及時給予指點,在學生失群,深感孤獨的時候,你能及時地給以關懷,送去溫暖,在學生犯了錯誤,開始感到內疚的時候,你能以語重心長的勸告,抓住這些機會,從情感上就建立起與“差生”交融的基地。這一基地一經形成,師生之間就“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二)、以行導之。
在感化“差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實際行為是無聲的教育。在一些情況下,老師千言萬語的說教,不如自己的`一個實際行動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更好。這就是常說的“身教勝于言教”。因此,凡要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卻做不到,這樣的要求便不會產生什么好的效果,還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你叫學生不能隨地亂掉垃圾,那你一定要有幾次拾起地上紙屑放回垃圾桶的行為。你要學生不要遲到,你應該在教室門口等學生進來.作為班主任,應十分重視以“行”導之,以自己的高度組織紀律觀念去感染“差生”,使他們的心靈產生震動,在這種情況取得顯著成效之后,還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使“差生”最終能夠形成強的組織紀律觀念。
(三)、拆除心理障礙。
“差生”的心理特點是比較復雜和矛盾的,他們的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驕橫的樣子,內心卻很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外表是一副對犯錯誤滿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樣子,內心卻蘊藏著要求進步的“火種”?!安钌倍疾皇翘焐模窃诤筇焐瞽h(huán)境中形成的。究其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其中有學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還有教育的失誤??陀^環(huán)境和人為的因素使這些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其結果就是“差生”的信心被吞噬,上進的意志被削弱。
班主任的神圣天職,就是在別人對“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時候,仍然能滿懷信心和希望,善于發(fā)現在學生自己都未曾發(fā)現的才能,給予明確、肯定和扶植,相信自己有學好功課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時候,就會創(chuàng)造出幾乎連他們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績來。這時,“差生”所感受到的進步和喜悅,是一種比什么都強大的再激勵因素。這種幸福是無以倫比的,它將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做出更大的成績。
有位差生,一年級、二年級的基礎很差,讀上中,高年級后,在日記中我發(fā)現他有趕隊的要求,便找他談話,幫他樹立信心,訂好學生計劃,適時地給予方法的指導,他不僅語,數經常獲得優(yōu)分,而且別的學科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是個學習進步的典型。
(四)、放正“敏感”點。
在感化“差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點”放在“問題”上,對“差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視如“泰山。、“大像”,而對“差生”的閃光點,成績反映遲鈍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眼睛盯在消極的方面,經常采用批評、處分等高壓辦法作為教育手段,就會把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學生管得死氣沉沉,呆頭呆腦,甚至產生“對著干”的嚴重對立情緒,這種消極制裁的方法,所帶來的教育必然是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點”放在成績上,善于捕捉“差生”被掩蓋得不明顯的閃光點,積極地進行正面激勵,調動潛在能力,發(fā)現他們的“一技之長”,就能促人奮起,催人上進,使“差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文檔為doc格式